全部

滨州杜氏《述训》传扬好家风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7-03-13 10:58:03

12

古滨州是著名的渤海雄邦,设立于唐朝,以濒临渤海而得名。滨州杜家是名播齐鲁、享誉海内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以“一代帝师”杜受田为代表的杜氏家族在明清时期科甲鼎盛、人才辈出,家族兴盛。2014年,杜受田故居被山东省纪委命名为山东省廉政教育基地。

杜家子弟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始走上仕途,此后为官者络绎不绝,清咸丰年间家族达到鼎盛。明末的江西布政使杜诗、甘肃巡抚杜承式,清初的河南参政杜漺,清中期的礼部侍郎杜堮,到清朝咸丰年间咸丰皇帝的恩师、协办大学士杜受田以及其子军机大臣杜翰等,承前启后将杜家推向历史的顶峰。杜氏一门共出过12名进士,曾以“父子五翰林”远近闻名。

在明清两朝,杜家全族有官衔和任实职的官员共156人,正七品以上官员近百人。为官地从北部边陲到遥远的南疆,从渤海之滨到黄土高原,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无论是在繁华的京城,还是身在穷乡僻壤;无论身为高官显宦,还是卑微小吏,杜家子弟都忠勤职守,清正廉洁。面对利益和道义的冲突,杜家人牢记清白家风,坚守自己的节操,毫不为利益所动,真正做到了不违背道义以求升官晋职,不追逐利益而损坏自己和家族的名声。杜家人所到之处,他们的事迹口碑流传,载入史册。

数代杜家为官史,一部清正廉洁篇。杜家为什么能够跨越明清两朝代出才人,满门清官?为什么从这座宅院走出的杜家子弟,无不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拉开历史帷幕,透过杜家子弟的廉政事迹,我们就会看到杜家子弟非同一般的地方。他们志存高远,不贪图荣华富贵,做官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他们志趣不凡,独拔于时俗之外,家族教子弟读书明理,秉承着“官可不做,书不可不读”的祖训;他们严于律己,能摆正利与义的关系;他们以节俭培养道德,面对物质的诱惑,毫不动心,无欲无求。这一切都来源于杜家世代相传的清白家风。

杜氏《述训》是杜家流传下来的完整的家训著作,共48则,是杜家十四世孙杜堮在整理父亲杜彤光家训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杜堮自幼接受着“一尊于儒”的系统教育,深受杜氏家族“耕读传家”良好家风和严谨学风的熏陶。他总结杜家几代人所积累的家族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写出的这部家教著作,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内容详尽,哲理深邃。

杜氏《述训》从修身之道、齐家之道、处世之道和勉学之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修身之道:杜家充分认识到修养身心、提高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把修身放到家族教育最重要的地位。把修身和齐家、教子密切联系在一起,认为“修身之道,即教子也”,“教子之方,即齐家也”(《述训》第九则)。他们认为“教子以身不以言”,身教的作用远远重于言教。家长的行为对子孙的影响,是从他们幼小时开始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强调长辈要加强对自我修身的要求,以身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子孙。如有“不美之行”,念及后代,应“翻然改悔,迁善改过”(《述训》第五则)。为着子孙将来能够成人成才,为着家族的兴盛,子孙的修身工程和学习一样,也是从小抓起的。即《述训》强调的“教子婴孩”。这和民间“树大自直”的说法迥异,显示出杜家长远的眼光。在家族教育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好的习惯要尽早培养。同时,对不良行为不能姑息,坏的念头要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人生在世,不免有私心。有了私心,就不能明白事理;一定要克服私心,彻底清除杂念,才能光明正大。据《述训》第三则记述:小孩子在玩耍时,如果指着某物说:“这是我的。”杜彤光就会愤怒地指责他。这是要将他的私心杂念消除在萌芽之中。在《述训》第二十则中强调:“第一下手功夫是克己。”由此可看出杜家人在教子上用意深远。

他们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后天形成的,成为“君子”或是“小人”,取决于后天是否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并且认识到教育对提高人的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读书学习又是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齐家之道:杜家人善于从一些大家族的衰败中总结教训,引以为戒。他们注意到一些家族,创业的一代往往处在艰难困苦中,能够修德立行,使家族兴盛。而他们的后代子孙却不能延续这种兴盛,不能保家,甚至不能保身。从而总结出这些家族的教训之一是:子弟不能很好地继承良好的家教传统,从而不能保持家族的兴盛。教训之二是:后代不能保持祖宗的创业精神,“困约易而安逸,精勤易而昏惰,戒谨恐惧易而侈泰放逸”(《述训》第三十五则)。因此,提出对待子弟要“励之以艰难树立之义”(《杜文端公自订年谱》)。教训之三是:做长辈的不从长远处替子孙打算,他们或只顾自己“朝歌夜弦,酣酒纵博”,不关心子弟的教育;或对子弟一味溺爱,致使他们荒废了学业。杜家以这些家族失败的教训告诫子孙,只有自己勤学,掌握本领,将来才能自立于社会。在他们看来,把清白的家风传给子孙,远比把爵位、财产传给子孙要重要得多。

杜家持家肃严,家风整饬缜密,在滨州有口皆碑。杜家是怎样理好家政的呢?《述训》三十六则讲到了杜家的齐家之道:“身为家长,宜率先子弟,各执其业,修孝弟(悌)忠信之行。一门之内,奉令唯谨,燕居温恭,朝夕毋傲、毋怠。婢仆端肃静听,执役有过,恕之;教之不听,遣之;寒暑体之;劳逸均之。此谓教家有法。蔼然而和,秩然而序;毋迫急、毋惰弛;内外整齐,上下协穆,此谓不严而治。”他们认为:管理好家政,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子孙作出表率。子孙应谨遵家长的命令,勤谨执业。全家人都要约束自己,人人修德立行,勤于职守。全家井然有序,内外整齐,上下和睦,这就是家族兴盛的吉祥之兆。

处世之道:在杜家的教育思想中,处世和修身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总是扶危济贫,从不恃强凌弱,能保持独立的人格。杜漺重修《杜氏世谱•序》:“勿以族大人众为可恃,而以凭藉骄溢为可虞。各修尔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其子,兄以之勉其弟。读书兴行以安吾素。”杜漺作为一个朝廷命官能对族人提出如此的告诫,难能可贵!在杜漺身后,他的子孙很好地遵循了“勿以族大人众为可恃”的祖训。杜家人总是扶危济贫,从不恃强凌弱。当年滨城南街杜家扩建,购买地皮时,虽然价格公道,但有一户姓刚的乡民不愿意搬迁。尽管杜家人很想建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但并没有依仗家族的势力逼迫刚家迁走,还解释说刚家是杜家的钢柱子,一定要留下,钢家小院保留至今。杜受田墓园,原有一座牌坊,有一年牌坊上一边的龙须被一个顽童扔砖头打掉了。这件事当时就惊动了地方官,要严加处理。后经杜家的族长出面说情,象征性地从轻处理,只让顽童家绕着墓园栽了两圈松树。作为一个显宦之家,能够做到这样,难能可贵!

勉学之道:杜家总是以书香门第自居,以耕读传家,杜家人不谋财,不谋官;而总是把延续家族兴盛的希望寄托在子弟的勤奋读书上。他们认为“官可不做,书不可不读”。他们极其鄙薄那些不思进取,胸无点墨的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学而求仕,犹无基而造堂室也,……基不坚不厚,尚且有倾覆之患,况无之也。”(《述训》第二十三则)杜家人“谋道不谋食”(孔子语)。在他们看来,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真正从读书明理,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天赋资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造就人才的角度来看待读书的。“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述训》第七则)因此杜家的教育并不仅仅针对那些有希望在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而是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子弟,在《述训》第八则中,特别提到对那些“不中不才”者,父兄尤其要耐心教育他们。

杜家有关学习的理论极为精深,在《述训》中,从为学的目的、方法,具体到读书方法、作文的方法等,都阐述得极为系统、详尽。他们教育子孙为学要做到安贫乐贱;要认识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学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以坚韧不拔的努力去实现目标。他们谆谆告诫子孙要惜时,别虚度光阴。认为做学问要杂采众家之说;读书要做到融会贯通,还要善于举一反三;学习要把书本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述训》最后提出,要想实现最终目标,真正成为君子,功施于家国人民,首先要坚持不懈奋力向上。不上则下,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只有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远离名利,勇往直前。其次,一定要经得起各种不良环境的考验。任何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艰辛的努力。再者,一定要永葆朝气。朝气使人精神振奋、追求上进,只要永葆朝气,就会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不达目标绝不罢休。“天时有进退,家运有盛衰”,《述训》要求后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都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一名读书明理、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天时有进退,家运有盛衰”,杜氏家族“所望贤能子孙,毋迷其途,毋绝其源,若涉大川,守正持坚,以达彼岸”。 做一名读书明理、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功施于家国,泽被后世。(通讯员 冯美荣 王昕 王延芳)

[责任编辑:杨凡、张焕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艺海问津”七人中国画展顺利开展

“艺海问津”七人中国画展顺利开展

春光勃发,艺苑焕彩,由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滨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滨州市文化馆、滨州市美术家协...[详细]
齐鲁网 2017-03-13
赵金霞:秉承“三利”理念 “小包子”成就大事业

赵金霞:秉承“三利”理念 “小包子”成就大事业

二十年的时间,滨州三利快餐从一个小小的包子铺,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发展成为今天一个拥有200多家连锁店,日接待顾客十万多人次的大型快...[详细]
齐鲁网 2017-03-06
滨州市书协组织重点作者作品点评会

滨州市书协组织重点作者作品点评会

3月4日,滨州市书法家协会组织了“丁酉新春重点作者作品点评会”,各县区重点作者30余人参加了这次作品点评活动,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详细]
齐鲁网 2017-03-04
倒春寒下的温情

倒春寒下的温情

2月21日晚,博城迎来了预料之中的大雪,经过一夜的汽车碾轧和雨水融化,原本软软的雪变成了一层厚厚的冰,这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详细]
齐鲁网 2017-02-22
图说滨州五年巨变(二)——工业强市

图说滨州五年巨变(二)——工业强市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抓好工业化,就抓住了...[详细]
滨州日报 2017-02-20
图说滨州五年巨变(一)——理念引领

图说滨州五年巨变(一)——理念引领

目标是一面旗帜,加快发展首先要有宏伟的目标指引;理论是发展的先导,建设现代滨州首先要有先进的理念引领。市八次党代会以来,市委以俯瞰...[详细]
滨州日报 2017-02-20

滨州:寒夜主动伸援手助车辆抛锚司机重上路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这么冷的天,大晚上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曲师傅感激地说。[详细]
滨州日报 2017-02-16
王桂梅:牵手未来 传递爱心

王桂梅:牵手未来 传递爱心

今年61岁的王桂梅是博兴县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虽说退休金不多,但她却连续多年资助多名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详细]
齐鲁网 2017-02-13
博兴红十字爱心中转站:汇聚爱心 精准帮扶

博兴红十字爱心中转站:汇聚爱心 精准帮扶

去年10月份,博兴县红十字会在一小区内成立了红十字爱心中转站。市民可以将家中闲置的衣物、书籍、家具捐助到这里,有需要的人则可以在中转...[详细]
齐鲁网 2017-02-13

赵紫林从教56周年笔会:全国70余名学生和知名书画家来贺

1月30日,庆祝赵紫林老师从教56周年北中美术组校友笔会在新华美术馆举行。赵紫林老师从教56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在他从...[详细]
滨州日报 2017-02-03
过年磕头成习俗 传统规矩有讲究

过年磕头成习俗 传统规矩有讲究

如今仍盛行过年磕头习俗的要数山东了。在滨州博兴,记者走访了一些农村长辈,大家说最期待的就是大年初一早上,晚辈孩子们的这个“头”,这...[详细]
齐鲁网 2017-02-03
春节回不了家——34位滞留在救助站的人

春节回不了家——34位滞留在救助站的人

齐鲁网滨州1月20日讯 快过年了,团圆是每个家庭的愿望,回家是许多人的期待,而一些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浪街头,他们的背后,有多少家人牵...[详细]
齐鲁网 2017-01-20

滨州航天人:做梦也没想到能成火箭系统操作手

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必须是要经过艰辛的训练和磨难,对此,仝连城印象深刻。“新兵连的纪律是十分严格的,我们这些在家相对自由散漫...[详细]
鲁北晚报 2017-01-1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