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56秒丨滨州第五代枣木雕刻传承人丁国勇:雕刻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8-26 17:05:08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6日讯 据考古资料表明,枣树栽培始于七千年前,到汉代已遍及我国南北各地。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出现了有关枣的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滨州市沾化区是我国著名的冬枣之乡、枣木之源,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浸润后,"枣"与其社会文化发生互渗,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人生礼俗中承载着丰富的信仰观念和象征意义。

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有一位雕刻“达人”——丁国勇,他是丁氏家族第五代传承人,因从小受家族的熏陶,对木雕技术颇有造诣。

从1839年,由丁氏家族创始人丁青照开始,枣木雕刻一直传承至今。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的丁国勇,从18岁开始,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雕刻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之所以让他这么痴迷并不单单是因为家族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枣文化的钻研。他说:“因为这个枣木造型经过几百年的生长,造型非常漂亮,然后经过处理以后做出来的原生态的东西非常漂亮,然后再稍微雕刻一些花鸟人物造型,稍微修饰下就非常漂亮。”

出于对枣木雕刻的爱好,丁国勇每天都会拿出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创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亲手创作出的工艺品已经数不过来。而每一次做出来的工艺品,在原料方面都是他精心选出来的。丁国勇说:“我们沾化这边每年春季的时候,有些更新换代的50万亩的枣木,有的更新换代,有的进行修剪,然后就会产生几十万吨的废弃的枣木资源,我们就会在这些收的这些料场里面精挑细选,选的一些可以利用起来的粗点的枣树,到20公分以上的,20公分以上的利用价值中间的心比较红,比较漂亮。”

丁国勇的作品中,家具、马扎、镇尺、人物雕塑、花鸟等都是他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结构工艺上,都完美反映出中国民俗传统文化在雕版、工艺品上的艺术美,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原生乡土气息体现的淋淋尽致。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周建辉  通讯员 王杰 滨州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两个清华、一个北大!滨州北镇中学三人被“清北”录取

近日,山东省北镇中学2020届毕业生收到三份“清北”录取通知书。其中,支海鹏、刘潇被清华大学录取,刘昊文被北京大学录取。[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0-08-26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