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富强滨州企业行|京博控股集团人才引进做法:既要“引凤来栖”更要“固巢留凤”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6-09 21:31:06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9日讯 为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厚企业家成长沃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助力“富强滨州”建设,6月9日—11日,由中共滨州市委网信办、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的“富强滨州·企业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进一步树立滨州“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滨州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做法和先进经验。

6月9日下午,“富强滨州·企业行”主题采访活动第三站来到山东京博控股有限公司。在这里采访团一行参观采访了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新旧动能转换综合体项目、京博化工研究院、京博石化检测中心等多个部分。通过一系列的采访对京博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链延伸、人才引进等富强滨州建设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记者了解到,京博控股集团以科技创新、职业教育为企业发展的两架引擎,坚持大力招才引智,集聚高质量发展智慧。持续推进N1N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基地建设,落实企业“1+1+9”人才发展战略,依托驻外创新中心,借助产业平台资源,积聚形成行业内最具特色的高端人才科研平台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为200余个专业方向的人才提供干事专业平台。

人才理念: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助力,集团始终将人才发展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位置,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最可爱的人”,确立“鉴人品、看学历、重能力、论作为”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才工作坚持“以员工心为心”的管理原点,以教仁育能为核心,搭平台、建体系,夯基础,围绕员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成长环境”的持续改善,落实人才强企战略,支持公司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管理要素。

京博以“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为引智思想,在“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依托自身产业平台,为产业发展、行业发展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联融共赢。

人才环境:厚植人才成长沃土,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公司搭建差异化薪酬体系,依据效能分析组织各公司定岗定编,试点薪酬包、股权激励,稳步深化薪酬、职级套改。优化职级晋升体系,升级人才成长机制,公司建立了管理、技术、技工、经营、教育、财务、人资七大晋升通道以及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实现人尽其才,并配套差异化的学习发展机制,打通培训发展——晋升——薪酬待遇的成长通道,实现人才的持续成长与增值。全面提升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成就感。

制定及优化《硕博人才联合培养及激励管理办法》、《顾问、专家聘用管理规定》、《学习深造与培训管理制度》、《两会运营管理制度》等人才制度。从机制上保证人才的引进与创新。

创新两会机制,建立校友会、同乡会,在引才、留才方面做文章,让“学长、老乡”们育才时担任导师,引才时现身说法,入司后关怀留人。

配套硕博人才专项激励政策,从薪酬、晋升、住房、家属安置各个方面为人才提供周到服务。

配套柔性引进专家专项激励政策。一是岗位报酬,保证一人一协议,签约即得;二是一次性奖励,设立专家人才推荐伯乐奖、专家讲座奖励等;三是给予业绩报酬,提供课题奖励、问题改善奖励、项目推荐奖励、平台共享奖励、现场服务奖励。支持各类专家依托基地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与京博控股集团合办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推广、产品示范、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开展决策咨询、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举办科普宣传、支农支教等公益性服务活动;四是每年特别设立“产教共育感恩奖”、“科研共创感恩奖”、“成果转化突出贡献奖”。

人才模式: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开发模式

京博控股集团起源于校办工厂,兴盛于科技研发和职业教育。早在1995年,董事局主席马韵升先生就提出“校企一家”的理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京博已成为年销售收入608亿元、利税55亿元的中国500强企业,仍不忘初心:我们源起于校办工厂,本身就是继续再教育基地,必须与社会的大学进行各种形式的联融、抱团发展。

自2017年起,京博实施“1520”工程,即与15所核心院校,20所中心院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多维度深度合作,并积极向全国重点院校、重点专业拓展。

2019年初,京博控股集团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后,开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2019年4月,董事局主席马韵升先生首倡“建设N1N大学”(N1N:“1”指的是京博的产业平台;第一个“N”是顶天的N,即把京博的产业平台开放出来,成为N个大学的校办工厂;第二个“N”是立地的N,即以京博为开拓,推动地方N个产业加入到产教融合的队伍中),让京博产业平台成为大学的人才培养基地、科研转化基地、标志着京博产教融合事业进入快车道。

(一)实施1520工程,共建十三大创新中心,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源动力。

1.依托全国校企联合驻外创新中心开展“1520”工程,通过一中心两院(驻外创新中心、联合创新研究院、联合研究生院),与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签订共建创新中心,打造人才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孵化平台。

2.推进“三心两室一盟两站”建设,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与北京大学成立“国家杰青工作站”,成立天津大学王静康“院士工作站”,成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工作站”。

3.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碰撞活跃的高端智库团队。柔性合作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专家、顾问、研发工程师等60人。

(二)秉承“校企一家”理念,搭建N1N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平台。

1.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人才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融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建班共育,以“现代学徒制”“双元”为核心,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配师资,目前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院校合作建设订单班24个,累计培养学生500余名。

2.依托1520高校,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开展硕博人才联合培养,建立硕博人才实训基地,让学生们在科研中了解产业、增强实践、快速成长,目前已经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达成联合培养合作。

3.共建校企共育教学实训基地。产业服务高校,在京博的校企共育教学实训基地里,每年有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近千名学子学习实训,涵盖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化工分析、装备制造、自动化控制、油气储运工程、植保、园林、生物等多个专业领域,以产业实践促进工程技术能力,以技术研发驱动人才培养,让学生的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人才成长于实践中。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滨州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49秒丨邹平市干事创业好支书苗培璞:不忘初心 真情为民

49秒丨邹平市干事创业好支书苗培璞:不忘初心 真情为民

邹平市好生街道山旺村党支部书记苗培璞任职30年,凭着一股对事业的执着、一腔对乡土的热情、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村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详细]
齐鲁网 2020-06-09

滨州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揭牌成立

[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0-06-09

佘春明会见华为公司客人

[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0-06-09
40秒丨雷霆出击 滨州博兴公安出动多架无人机开展罂粟踏查

40秒丨雷霆出击 滨州博兴公安出动多架无人机开展罂粟踏查

近日来,滨州市博兴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合各派出所深入辖区,利用“科技+脚板”模式,出动多架无人机,充分发挥一村一警等基层力量,逐村进...[详细]
齐鲁网 2020-06-08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