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签约共建滨州医学院解读】新的起点:城校两相依 开启新篇章

来源:滨州日报

作者:

2021-02-07 09:26:02

新的起点:城校两相依 开启新篇章

编者按

50年来,滨州医学院扎根滨州,见证、参与了滨州由黄河小镇到智者智城的历史嬗变。如今,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签约,大力度、全方位地共建滨州医学院,将开启这段城校故事的新时代篇章。那么,滨医是如何落户扎根滨州的?是如何与滨州人民携手走过半世纪的?滨医为滨州带来了什么?这次新签约的协议有何重要内容,将产生什么影响?在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征程上,滨医将扮演何种角色?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签约共建滨州医学院解读”系列报道,为您一一解开谜底。

有个消息,注定会让滨州人带着眼泪欢笑,注定会揭开新篇章,载入城市史册——2月6日晚,山东省教育厅与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滨州医学院备忘录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也就是说,省教育厅要与市政府共建滨州医学院了!

为何情绪如此复杂?因为,这城与这校,同根同源、血脉相承。

1970年10月,滨州医学院的前身——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滨州办学,1983年更名为滨州医学院。50年来,它在滨州这方热土扎根办学、传承发展,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一代代的滨州人,对滨州医学院有着高度的认同,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尤其滨医的部分师生、专业、设施一度外迁,20年来让滨州人常常担忧——滨医会不会彻底离开滨州?那时滨医还挂名滨州吗?

现在,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签约共建滨州医学院,是历史性的再拥抱、全方位的再融合,将开启这城与校的新篇章!

从“青医”到“滨医”,50年来学校与城市守望相助、共同成长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1970年青岛医学院准备搬迁时,最初选址是临沂莒南,几经周折,最终决定迁来北镇,这才有了滨州与医学院的历史性握手。

《青岛医学院院志》载:“1970年10月,学院部分先遣人员到达北镇,筹备学院搬迁北镇的先期工作。随之,大部分教职员工陆续去北镇。”“1970年11月15日,学院从青岛搬迁惠民地区北镇的工作已基本结束。在编人员382人中有252人搬到北镇,其余人员也陆续到北镇。先后运来各类(教学、生活)物资50余车次。”

那时的滨州还叫惠民地区,驻地北镇几乎“要啥没啥”。谈恋爱要去烈士陵园,汽车没几辆,硬化的公路没几条,“无风三尺土,张口一嘴泥”。当时北镇是“小圈子”,到处都是熟人,“谁买了一辆自行车,全北镇都知道”。

但滨州有着开放、改革的基因。上世纪60年代,北镇成为青岛纺织企业的迁建地之一。那时,从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到操作工,一大批青岛人携儿带女到这安家。一批批刚刚走出校门的纺织中专生、技校生,离开青岛校门到这工作。还有很多青岛、济南、淄博等地知青在这工作。

人才空前汇聚,剧变即将来临。自此,青医扎根滨州。

最初,两根砖柱、两扇铁丝网、一串铁链锁加起来就是大门。全校200多名职工都挤在小平房里,11个人住一间,分上下铺。冬天就在屋里生煤炉,屋里没烟囱只能揭开屋顶瓦片散烟,烟灰呛人。缺教室、缺宿舍,没有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水电供不应求,大家只能喝又咸又涩的井水……

城市与大学一同奋进,校地携手同行。如1972年,滨州黄河大桥建成竣工,周边存有石子、沙土等许多下脚料,周末师生排着长队将其运回,为建设备料。再如,当时建造暖气管道的钢筋、木材、耐火砖都是胜利油田支援的。

1981年9月28日,省政府下发文件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增设北镇医学院,以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为基础建校,由省卫生厅主管。从这时起,北镇医学院与青岛医学院正式脱离关系。1983年3月,经省政府批复,北镇医学院改名为滨州医学院,沿用至今。`

滨医、滨医附院助推医学、医疗成为滨州在黄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城市品牌

50年来,滨州医学院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地方需求,扎根办学、接续奋斗,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滨医已成为山东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滨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滨州人对学院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家乡情结,我们都为拥有滨医而骄傲、自豪!

该校在全国首开残疾人高等教育,不少残疾人医生在滨州坐诊、主刀,这充分彰显了滨州的人文底蕴和城市温度。1985年,滨州医学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肢残青年的临床医学系(医学二系),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此向残疾人群体敞开了大门。该校残疾人教育从筹备、设立到发展,每一步都得到了滨州的关怀和支持。从该校毕业的残疾人学子中涌现出“全国自强模范”“泰山学者”韩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吾德、“全国三好学生”任乐、“全国优秀学生干部”钱宗森、“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殷兆方、“山东省自强模范”马小松等优秀人才。

如今的滨州医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迈向高水平。如临床医学ESI排名达前5.878‰、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双高”建设项目、专业认证期限延长至10年;5个硕士学位点通过省学位委员会授权审核;新增省级一流专业2个,16个专业参加国家“一流专业”评审……

在咱身边,听到外地口音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滨医附院。很多东营、德州、潍坊甚至淄博隶属县区的百姓都在这看病、住院。

1974年11月,山东省委通知,决定建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附属医院,规模为300张床位。1977年10月1日,这座借用了原北镇气象局两排平房的简易医院,经简单装修后正式开诊,只有50张床位,规模仅相当于一所乡镇卫生院。筹建者们克服了人员少、材料缺、经费紧、条件差等不利因素,从挖地槽、填废坑开始,家具、设备职工采用肩扛的办法亲自装卸搬运,医疗器械自己动手安装,被服等职工亲手缝制……

1987年底,医院床位规模达到370张,床位使用率为99%,门诊总量达到了243980人次。1995年5月,滨医附院被确认为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曾经全国和全省最年轻的三甲医院,滨医附院已成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居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急救中心地位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滨州医学院、滨医附院,助推医学、医疗成为滨州在黄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城市品牌,让普通民众受益深远。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武汉封城之际,滨州医学院34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奔赴一线,滨医附院共派出4批共25名援鄂医疗队员千里驰援,“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给长江带去了黄河的问候,给“英雄城市”带去了“渤海老区”的敬意!

此次签约既是厚重历史、乡土乡愁的延续,更是双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携手共进

2001年7月,滨州医学院在烟台市建立新校区,次年9月投入使用。这让很多滨州人嘀咕甚至伤心:是不是这座好大学要走了?

昨日的签约,打消了人们的疑虑。滨州医学院不仅不走,而且还要全面强化与滨州的合作共建!

这是一次历史性、全方位的拥抱,将重新书写滨医和滨州城市历史。省教育厅与市政府合作备忘录显示,这次省市共建目标为加快推动滨州医学院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强化服务滨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接下来,市政府将支持滨州医学院升格医科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支持学校改善滨州校区办学条件,支持学校在滨州设立第一临床医学院等机构,在空间规划、学科专科、质控中心、医保政策、学术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统筹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与医学教育协同融合。

可以看出,滨州医学院的升格、各方面工作的拓展都急需滨州的帮助。同时,滨州 “双型”城市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也需要滨州医学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滨州医学院、滨医附院的许多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与滨州实施科教强市工程的方向高度一致,与滨州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建设“健康滨州”的理念高度契合。

因而,这次签约,既是厚重历史、乡土乡愁的延续,更是双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携手共进,必将进一步提升滨州医学院的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成为省市共建、校地共赢的成功范例。

让我们为滨医喝彩,祝愿她早日跻身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让我们为滨州加油,一起迈向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征程!

[责任编辑:杨凡、张焕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 共建共享”推进会议暨第二次联席会召开

2月6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 共建共享”推进会议暨第二次联席会,总结2020年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安排部...[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1-02-07

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李群来滨调研

[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1-02-07

滨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1-02-0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