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如何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2017-03-31 10:45:03

--如何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确回答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崇高历史使命。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人民群众信任与拥护的坚强战斗堡垒。

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代表谁的利益、追求谁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群众利益无小事。正是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构成了国家“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能充满活力。对于每一个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琐碎小事,在他们眼里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必须从正视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

古人曰,“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为具体内容的实践过程,只有使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始终坚持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家知道,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由方方面面的具体利益所构成的。既然如此,我们作出的每一项决策、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措施都必须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都必须兼顾不同阶层和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不仅如此,人民的利益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等,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只看到人民群众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同样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键就是要真正做到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民者,国之根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前提,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发挥的作用,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切实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自觉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自觉自愿当好人民公仆;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带领人民不断创造幸福生活

古人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为人民造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终目的。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就是不断为人民造福、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为人民创造幸福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为人民造福、增进人民福祉,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上。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力量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必须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必须善于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善于总结经验、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必须牢固确立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自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者:韩振峰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详细]
求是 2017-04-17

“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中国担当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的重大倡议和构想。“一带一路”倡议...[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4-17

新自由主义破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自由主义一直深得某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青睐。然而,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4-14

兴党强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4-14

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构建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4-14
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几个核心话语

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几个核心话语

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力斥强权与霸道,以重道尚义为价值取向,提出“慎战”与“重战”交互为...[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4-13

五年规划为决胜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具有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反映了我国特有的集中力量办...[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4-13
马克思主义“怎么用”

马克思主义“怎么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把坚持马克...[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4-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特点。2017年中...[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4-13

把握战略主动的四大内涵和四大制高点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4-13

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4-0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31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一个政党的执政业绩与施政方略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与战略运筹密切相联。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3-3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