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道德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等价命题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2017-06-05 10:31:06

什么是法治社会,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满足两个要件:第一,有良好的法律,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法律必须要满足正义原则;第二,良好的法律或者满足正义原则的法律能得到普遍的遵守。

要满足上述两个法治社会的要件,社会必须要有深厚道德根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外在约束,道德是内在约束,二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持。建设法治社会,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从某种意义看,道德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等价命题。第一,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没有道德,就必然没有法治。因为在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里,法治社会的两个要件很难满足。一是社会缺乏道德,公正的法律建设很难实现,或很难制定出满足公正原则的法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博弈必然是丛林博弈,互相之间能否实现公正博弈,建立公正制度,最终取决于力量对比,而不是以正义为基石。除非丛林主体之间力量比较均衡,才有可能互相之间达成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但在现实世界,力量均衡的情况是很少的,更多是力量不均衡的情况。因而其互相博弈的结果必然是最终制定的游戏规则会更多倾向于强者,而不是弱者。二是社会缺乏道德,即使有公正的法律,也很难得到普遍遵守。因为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强者会更多掌握主动权。另外,没有道德,执行法律的人,其执行也不可能是公正的。柏拉图说:“如果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安置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去执行那些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那么这些法律的价值便被掠夺了,并使得荒谬的事情大大增多,而且最严重的政治破坏和恶行也会从中滋长。”第二,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充分条件。社会有道德,必然有法治。因为在一个道德充裕的社会,法治社会的两个要件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一是很容易制定出满足公平正义原则的法律。大家都是君子,自然达成的协定就是君子协定。二是满足公平正义的法律必然很容易得到执行。因为君子必然是自律的,所以,法律必然会普遍得到遵守;另外,有道德的社会,不仅法律能得到很好执行,而且法律的执行成本也很低。

由上讨论可知,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要始终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如何建设道德社会,需要注重从多个维度进行推荐。

首先,道德建设离不开经济建设维度。经济水平会影响道德水平,主要体现是经济为道德提供物质基础,但不一定是经济水平高就一定道德水平高。但经济水平高,总体会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因为从经济角度分析,人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另外,人们对收益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倾向。也就是当物质收益增加时,人们来自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这时来自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此规律说明,在经济水平高时人们会更倾向于增加精神收益,这对道德建设就是利好消息。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的也就是这种情况。

其次,道德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维度。什么样的制度对道德建设最有利?答案是公平的制度。抓住公平,就抓住了制度建设的“牛鼻子”。人类对公平的偏好是天然的。一系列的研究也证明,人类具有公平偏好是一种普遍现象。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人类对公平的偏好是具有一定生理基础的。另外,社会有公平,自然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合理回报,这会鼓励人们更多从事有道德的行为。如何建设公平的制度?一是在政治领域,积极推进政治权利的公平享有,实现机会均等。二是在经济层面,积极推进经济收益的公平分配。经济收益主要有两类: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和来自后天劳动的收益。对于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公平的分配原则应是收益平均分享。对于后天因人类劳动而产生的收益,公平的分配原则应是按劳分配。问题是有些人由于遗传等原因,在劳动能力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但这种不足不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所以,按劳分配也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先天资源收益平均分配和后天按劳分配的不足,就需要有社会保障制度等作为必要补充。

再次,道德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维度。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培育敬畏意识。这里的敬畏既表示一种尊敬,也表示一种畏惧,是尊敬与畏惧的一种混合。对于人类而言,敬畏未知世界,意义是深远的。敬畏实质也是一种平衡,是人类与未知世界之间的一种平衡,也是人类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平衡。对道德建设而言,敬畏提供了一种内在约束机制。

最后,道德建设离不开人的维度。如何与人的维度有机结合?关键是要立足同情心加强道德教育。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者自身要有同情心,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情况,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教育要以同情心为原点,拓展受教育者的美德范围。

(作者:宋圭武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辩证演进过程,即从主要有利于资本和单方面受惠向既有利于资本又惠及东道国演进,从跨国...[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6-05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刻革命,而且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新成就新高度,标志着人类文明正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习近平同...[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2

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强大正能量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思路面临重大选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2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简称中国道路),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正如习近...[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弥足珍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详细]
《求是》 2017-06-01

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在去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31

“四个全面”的丰富内涵与哲学意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要求和重大意义,都是理论界、学术界应当特别关注与加强研究的重大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5-26

新华社评论员:心怀爱国之情 笃行报国之志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习近...[详细]
新华社 2017-05-26

摘编:“何毅亭:坚定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等5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强调以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促进政治生态持续好转,抓住...[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5-25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实践创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25

稳中求进是上策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党和政府在治国理政方面会有多方考虑和多种选项。从目前的国内外大环境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24

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5-2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