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用奋斗开创幸福未来

来源:《求是》

作者:

2018-04-16 11:39:04

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奋斗是人生的精彩乐章;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明亮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这些重要话语,诠释了奋斗的内涵和时代意义,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路径,进一步激发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奋斗,就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奋力拼搏;奋斗精神,就是一种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这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体现在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体现在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体现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都诠释着奋斗精神,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见证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政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为了实现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走过了前人无法比拟的艰苦奋斗历程,伟大奋斗精神已经成为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兰考百姓脱贫拼尽一生的焦裕禄;从喊出“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啥”的谷文昌,到以“樵夫”自勉、“背着石头上山”、把为党和人民工作当作最大快乐的廖俊波……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无数英雄模范、共产党员不懈奋斗创造,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才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这种奋斗精神,不可能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到今天的高度。永葆这种奋斗精神,矢志不渝奋斗,中国必将如太阳在东方升起,以自己的辉煌光焰普照大地。

我们生逢伟大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新的向往,就是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我们要为人民不懈奋斗,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这些目标不实现,我们的奋斗就永不停止。

“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我们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宏伟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伟大梦想也不可能一夜成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关键就是永葆奋斗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用我们今天奋力前行的脚步,开辟中华民族复兴的坦途。

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去顽强奋斗。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场场都是“攻坚战”;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军队改革、社会治理改革,个个都是“硬骨头”。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解决好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境界。

要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去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必须善始善终、务求实效、苦干实干,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要拿出“人心齐,泰山移”的精神团结奋斗。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只有这样,才能凝心聚力,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无比磅礴的中国力量,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伟力,万众一心迈向美好未来。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有奋斗的旅程才是难忘的旅程,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石 平)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伟大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精神为支撑的;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以...[详细]
《求是》 2018-04-16

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4-16

马克思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思想家

今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劳苦大众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详细]
学习时报 2018-04-16

治理之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职能优势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新时代,我们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使之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行...[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4-13

坚定不移将新时代改革进行到底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4-13

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

潮起海之南,美丽藉东风。30年前,中央作出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在历史机遇与重大使命中,海南从此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书...[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4-13

评论员观察:开放的中国照亮世界期待

风云激荡,更显英雄本色。“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在博鳌亚洲论坛20...[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4-12

顺应历史潮流 增进人类福祉

“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放眼全球,面向未来...[详细]
解放军报  2018-04-12

把握历史规律 认清世界大势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详细]
人民网 2018-04-12

中国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世界潮流,宣示新时代...[详细]
新华社 2018-04-12

坚定不移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立国之根基、治国之圭臬、强国之重器,宪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息息相关。这次修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宪...[详细]
学习时报 2018-04-11

《共产党宣言》的深远影响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4-11

评论员观察:让创新成为开启未来的密码

只有按下创新的快捷键,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蝶变,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革[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4-1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