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以科学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5则

来源:《求是》

作者:

2018-06-20 14:00:06

谢春涛:以科学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从思想教育、选贤任能、考核评价、容错纠错、能力提升、关心关爱、凝聚合力等7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最值得关注、意义最大的,是以科学的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是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二是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就是要让付出得到回报,让耕耘得到收获,避免出现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逆向激励现象。三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直面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凸显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体现了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总结长期以来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干部选拔和管理规律的认识,着眼于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中央制定出台这样一个文件,释放了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强烈信号,发出了勇于攻坚克难、积极奋发作为的动员令。(《光明日报》2018年5月22日)

季晓南:发挥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发挥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强化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破除制约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的活力和积极性。技术创新面临的共性和普遍问题需要政府创造条件积极解决,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在推进创新方面的组织、协调、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为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创造更好条件。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更好调动各类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潜能,把培养和集聚大批高端人才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努力造就一大批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民日报》2018年5月28日)

马建堂:坚定不移地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夯实基础的关键,必须用高质量发展理念统领经济工作,坚定不移地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发展是产品和服务高品质的发展,是供给与需求高匹配的发展,是资源和要素高效率利用的发展,是严格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科技创新,为此需要全面实施党中央确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二是体制改革,为此需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性。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有着两条基本路径:科技创新创造着新的具有更高更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体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切实调动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真正激发科研人员发明创新的创造力;进一步加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有活力的微观主体;加大市场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力度,使市场真正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举措。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更要切实加强党对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更好发挥政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进宏观调控方式创新。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等改革。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弥补市场不足的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更优结合。(《光明日报》2018年5月29日)

陈 坚:以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现代农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更多是产业链竞争。只有从全产业链的发展视角,深刻理解和探寻农村产业革命的内在逻辑规律,找准农村产业革命的重点、难度和突破点,才能从根本上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农业农村改革的制度红利。一是健全农业结构调整的生产服务机制。振兴农村经济,特别是深度贫困的农村地区,要在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上来一场革命,走一条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二是夯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机制,以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构建农业品牌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策扶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品牌管理和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农业品牌管理和保护的公益性服务。四是探索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与零售商或消费者直接对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农村电商资源,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直销渠道。鼓励和引导超市和学校食堂农产品采购优先与贫困农村地区、贫困农户对接,探索集团化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新机制。五是创新农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在产业链中的基本权益,让农民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利益、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光明日报》2018年5月29日)

冯灵芝 周显信:“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实践意义与当代价值

4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帷幕,其中蕴含的实践第一、实事求是、反教条主义、人民至上、为真理献身等精神,至今仍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显示出超越历史时空的价值。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新时代我国的重大问题,彰显出对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了实践第一的绝对权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确立了以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的科学方向,这一标准也构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衡量改革成败与否的“试金石”。“真理标准大讨论”高扬实事求是的战斗精神。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真理标准大讨论”树立反教条主义的科学态度。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反对教条主义最有力的武器。“真理标准大讨论”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真理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内在统一。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真理标准大讨论”彰显为真理献身的崇高境界。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不断自我革命、自我纠错、自我超越中逐渐掌握真理力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是指导我们阔步前进的战略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红旗文稿》2018年第10期)

[责任编辑: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以更坚定信心更有力措施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详细]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11-22

民营经济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22
绿色发展: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绿色发展: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当代中国发展最动人的底色。[详细]
新华网 2018-11-22
绿色发展: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绿色发展: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当代中国发展最动人的底色。[详细]
新华网 2018-11-22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突...[详细]
学习时报 2018-11-19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和谐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19

中国制度有中华文明滋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制度不断趋于成熟定型,也更加科学管用,这同它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制度源于中华文明...[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16

新华社评论员:以实际行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详细]
新华网 2018-11-16

“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的成功。而中国制度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制度逻辑科...[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16

习近平主持召开的这个重要会议,有3个信息“不一般”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前一天,他刚刚带领其他领导同志参观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详细]
新华网 2018-11-16

把握包容性机遇,拥抱数字化未来

今年主题同时纳入数字和包容两个元素,既体现了APEC着力促进各成员包容性发展,也体现了APEC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领域,挖...[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15

主要指标回升经济运行平稳——解读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宏观经济数据。“从主要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10月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1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