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滨州“非遗进校园”新探索全省叫响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2021-08-23 08:52:08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联合市教育局指导全市积极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奉献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盛宴,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国家级非遗鼓子秧歌走进校园

建基地,抓试点,推动教学常态化、系统化、成熟化

2019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和研究基地”的评选认定工作。经层层评选,滨州实验学校、滨州市技术学院、滨城区清怡小学等15所学校被认定为“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和研究基地”。

2020年,为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市非遗保护中心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非遗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确定阳信县职业中专等9所学校为2020年“非遗进校园”工作试点学校。

2021年2月,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制定《2021年“非遗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对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活动方式等教学安排做出明确部署,推动“非遗进校园”形成常态化、系统化、成熟化教学模式。

手艺的光芒·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并置展

童心巧手·滨州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展

滨州非遗传习坊内剪纸现场教学

非遗项目走进课堂,学生作品展现“手艺的光芒”

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非遗进校园”工作作为宣传普及非遗知识、扩大非遗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保护、整理、评审、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宣传等活动。

一是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滨州非遗传习坊传承培训工作稳步开展,200人次受益,为“非遗进校园”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通过“非遗进校园”促进传统文化传承。2月15日,滨州市2021年“非遗进校园”工作启动仪式,滨州民间剪纸、阳信鼓子秧歌、惠民泥塑等8个非遗项目在滨州实验学校等9所学校同时开课。上半年,共完成非遗进校园课程144节,参与师生约2000人次。

三是强化宣传展示。2021年庆祝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集展览展示、传承体验、公益讲座于一体,展示了滨州民间剪纸、博兴草编、博兴柳编、蓝印花布、泥塑、布老虎、彩印花布等7个项目,通过滨州非遗传习坊和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将非遗课程带到青少年课堂中,活跃了非遗文化的同时推动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2021年文化和遗产日期间,“手艺的光芒·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并置展”在滨州市美术馆展出,剪纸、泥塑、莲花灯等200件作品作为“2021滨州市非遗进校园”的教学成果纳入其中集中展示。市、县两级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我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市级宣传展示活动8场,150名学生到市文化馆参与非遗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们对非遗的认识与了解,营造了热爱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滨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河号子

“非遗曲艺书场”——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专场演出

“非遗进校园”在全市各县市区铺开,滨州新探索在全省叫响

截至目前,除滨州市文化馆扶持开展的学校外,滨城区、阳信县、博兴县等各县市区也陆续开展各自辖区内的非遗进校园工作,并日趋规范化、持续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传承人信心的建立、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带来极大程度地提高。

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普及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能,有效激发学生们自觉传承意识,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起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注入新活力。该活动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与认可。2021年6月,滨州市文化馆因开展的“非遗进校园”工作,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0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7月,服务学校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为滨州文化馆颁发“最美爱心单位”。

[责任编辑:杨凡、张焕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