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2017-06-07 09:21:06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将始终站在和平稳定一边,站在公道正义一边,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体现着中国的大国担当。这份担当,既是内蕴中国智慧的现代化致思逻辑的必然指向,也是秉承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本质呈现。这份担当,需要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向世界更好展示和呈现中国价值,为世界发展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注入持续强劲的中国动力。

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植根于内蕴中国智慧的现代化致思逻辑。和而不同、和谐万邦,始终是中国的天下情怀,也是中国的大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追寻和实现自身现代化梦想的同时,始终强调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的现代化老路,不会以损害他国利益、阻止他国发展来实现自身发展。中国始终认为,中国梦与世界梦密切关联,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发展,完全可以超越零和游戏的僵局,完全可以通过对话代替对抗,以相互包容代替相互敌视,以多边共赢代替单边独霸。因此,中国必然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中国也将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互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还将携手各国一道,在共同协商、平等对话、相互助力的基础上,合力解决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共同跨越和突破现代化发展的各种陷阱和困局。

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植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选择,更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定位与独特优势。资本增殖逻辑的全球扩张,迫使近代中国不得不踏上屈辱的外生被动性的现代化之路。几经选择和抗争,中国终于走上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内生创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国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依附,扭转了在发达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不平等国际分工中的被动、被剥削局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单纯模仿先发国家现代化而必然要遭遇的痛苦、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加速了中国自身既能融入和深刻影响世界,又能实现自身独立发展、避免自身文化断裂的现代社会转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价值与根本优势,也向世界展示和呈现了现代化发展多维探索推进的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完全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鼓舞各国人民独立选择自身现代化发展路径,不断开辟人类现代文明新道路、扩展人类现代文明新内涵。

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为中国向世界更为清晰有效地展示和呈现中国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功,使得“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的发展将构建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文明,其将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等,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中国在现代化的进一步探索中,也需要不断厘清并向世界阐明自身发展的基本价值指向、未来价值图景、对世界现代文明期望作出的影响和贡献等。这既是中国对自身现代化发展道路、模式、特色、优势、定位等的不断确认,也是向世界展示现代化发展的多元价值和多种路向的可能性、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借鉴、引领世界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创新所作的应有贡献。事实上,无论是中国梦对中国百年现代化追梦的整体价值彰显,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现代文明整体发展价值指向的关切,中国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都努力向世界及时全面清晰准确地展示自身发展价值,呈现自身发展理念,阐明自身发展追求,这本身就是中国对大国责任的肩负,体现着中国的大国担当。

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为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始终强调不以单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评判尺度,始终强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和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始终强调在和谐包容、多元共赢中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自身的发展成功,已经向世界充分展示和证明这种具有中国智慧的现代化发展实践方案的可行性。不仅如此,中国还始终致力于协同世界各国,着力推动构筑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着力营造睦邻互信、共同发展的周边环境,着力全面提升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水平,积极提供解决全球性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方案。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使中国和亚非欧各国乃至整个世界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更好地实现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发展。这是中国为区域乃至整个国际合作提供的新方案,是中国对世界发展贡献的新智慧,很好地诠释和彰显着中国的大国担当。

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为中国给世界发展注入持续强劲的中国动力。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这表明,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真心点赞,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的巨大机遇和丰厚回报,而是主动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并且,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面对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困扰,中国必将更有能力也更为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提倡与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主动作为、适度管理,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努力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这充分表明,中国的发展已经并正在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满足了各国人民对我们的期待。这也正是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大国担当。

(作者:薛秀军,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梦凝聚中国共识研究”负责人、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适应发展需要完善法律体系

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逐步得到贯彻的同时,各领域的法律规范不断完善。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9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6-09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走出误区

从改革开放至今,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作用也从起基础性作用提升到了起决定性作用,这不仅是理论的创新,更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表明了对...[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6-09

在历史的启示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详细]
《红旗文稿》 2017-06-08

高校应成为培育顶尖科技人才的沃土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培...[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8

不断完善国企改革的三个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国企改革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7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辩证演进过程,即从主要有利于资本和单方面受惠向既有利于资本又惠及东道国演进,从跨国...[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6-05

道德社会与法治社会是等价命题

什么是法治社会,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满足两个要件:第一,有良好的法律,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法律必须要满足正义原则;第二,良好...[详细]
北京日报 2017-06-05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刻革命,而且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新成就新高度,标志着人类文明正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习近平同...[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2

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强大正能量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思路面临重大选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2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简称中国道路),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正如习近...[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弥足珍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详细]
《求是》 2017-06-0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