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用中国话语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18-11-09 10:50:11

原标题:用中国话语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用中国话语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国家传播学创新发展的新课题。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地经历了一个转移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了。170年来,马克思主义能够经久不息、代代传承,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发展性;从路线图看,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广为传播,特别是在一些主要国家传承和传播。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的时候,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主要传播者,欧洲和北美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和传播地出现了分流。在与第二国际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到斯大林1953年去世,苏联共产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苏联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从1957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上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可以说,争论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解读权和话语权。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之后,四分之一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矢志不渝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毋庸置疑,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当代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创立者传承者的国籍和语言没有内在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人,他们从事理论活动很长时间在英国,但是我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人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或英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个主义、一种思想,有没有世界性,与创立这个主义、提出这个思想的人的国籍没有内在关系,根本是看是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政党、一个思想者,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与传承者的国籍没有内在关系,俄国人、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都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承者,根本是看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点,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用德文、英文、法文等语种撰写的,也被翻译为多种语言,但我们不能将某种语言判定为马克思主义的专用语言。俄文、中文等语种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语种,俄文、日文、中文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绝大多数人是通过中译本了解和掌握的,这并不影响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承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用中国话讲述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用中文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研究著作,更主要的还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文讲述马克思主义,用中国话阐述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有所不同,但用中国话讲述马克思主义却是一以贯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即使是经过了从中文翻译为外文,也没有妨碍使用其他语种的人们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如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是从外文翻译过来,不少甚至是从外文翻译本转译过来的,即使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误差,但究其主旨而言,还是“得意忘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未来,汉语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仍将是中国共产党人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语言。

中国文字、中国思维、中国文化阐述马克思主义具有融贯中西的独特优势

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二者之间的差异确实大于同一语系不同语族、同一语族不同语种之间的差异,在语言的互译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理解和解释的障碍。而且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但不同的语言、范畴、思维、文化,不构成人类思想交流交融的根本性障碍。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学习了融汇人类文明全部优秀成果的兼容精神,学习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继承、批判、超越的科学态度,学习了熟练使用多种文字准确表达思想的传播能力。同时,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考量,中国共产党人也形成了阐述马克思主义融汇中西的独特优势。中国语言文字凝练传神,有其丰富的表现力,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矛盾”;中国概念范畴千锤百炼,言简意赅,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如“实事求是”;中国思维方式注重辩证、善于统一,把握度量、富于智慧,如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中国文化品格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开放发展,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中国文字、中国思维、中国文化阐述马克思主义,讲出了新意,讲出了深意,讲出了中国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成果,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属于世界、属于人类的,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具有世界意义。中国话语将成为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将高举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执笔:颜晓峰)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基本经验

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已有很多总结,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起深刻的经验教训,有...[详细]
北京日报 2018-11-12

民营经济: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增强定力、认识困难、定...[详细]
北京日报 2018-11-12

人民日报评论员: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新举措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了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详细]
新华网 2018-11-12

坚持开放发展推动互利共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深化...[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09

用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一直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核心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09

结缘世界 计利天下——全球视野下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法新社、共同社等多家海外媒体敏锐地关注到这个不同寻常的数字。[详细]
新华网 2018-11-09

不负时代使命 勇当开路先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回访记

登第一高楼、看“两新”党建、访城市治理、察科学创新……11月6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对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寄...[详细]
新华网 2018-11-09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和决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详细]
新华网 2018-11-08

用中国话语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详细]
经济日报 2018-11-08

“买全球、卖全球”中的红利与机遇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要求展品100%进口的大型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08

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07

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抓下去,不会变风转向。”“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持严字当...[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0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