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基本经验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章百家

2018-11-12 10:39:11

原标题: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基本经验

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已有很多总结,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起深刻的经验教训,有经验丰富、眼光远大、富于智慧的领导集体,制定了正确的改革战略和评判改革措施成效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此,人们已经说得很多,这里不必重复,重点谈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看准方向,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回顾起来,在上个世纪中我国改革开放有两段时间遇到的困难最为突出:第一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二段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能够克服这两次困难,第一次是中央有坚定的改革开放决心;第二次是中央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央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得当。

有凝聚人心和共识的口号,有各方面相互配合的改革战略

“改革开放”“翻两番”和“小康”是最鼓舞人心、令人印象深刻的口号。这三个口号不仅是概念,而且有深刻内涵。“改革开放”提出了实现变革的路径,“翻两番”和“小康”提出了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提出的“小康”标准,不仅指导我国制定现代化战略规划,也把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在第一阶段很快形成了一套各方面相互配合的战略。其突出特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从经济体制入手;同时围绕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政治、外交、军事、文化,以及按“一国两制”方针推动国家统一大业等各方面的战略配合。各方面战略能够协同一致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妥善处理内政和外交的关系,坚持首先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采取渐进方式,以增量改革的方法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渐进式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最引人注目,但事实上各方面的改革都如此。例如,政治方面,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就以建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为过渡;对外开放,从特区开始,由沿海到沿江,再到内陆;其他如科技、文教、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也是逐步推开。

渐进式改革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先易后难,先清扫外围,最后攻坚;二是以点带面,先试点,再推开;三是以“双轨制”过渡,逐步完成新旧体制的交替。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改革的典型。考察这一过程,实际是在直接对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采取了体制外先行的策略,即通过为新兴经济体,包括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大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计划外企业,提供优先发展的条件,形成局部的市场经济,并不断将其做大,使之在全局中占据一定优势,然后再实行国企攻坚改革,以此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增量改革”,其突出优点是极大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和改革可能带来的社会震荡,有序实现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轨。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实现了中央、地方和基层的良性互动

在改革过程中,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突出的现象,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经济特区的建立、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形成等,都是上、中、下层之间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的突出特点是,中央的决策与各地、各部门和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中央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决策,中、下层的首创精神将难以发挥或将脱离正确轨道,而没有来自中、下层的首创精神和实践,中央将难以形成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决策,即使形成了也难以贯彻落实。还需特别指出,大量专家、学者的参与是促成这种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用是在上、中、下层之间传递信息,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提供咨询,并参与各层次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第一阶段的实践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动态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而改革与发展又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改革自身带有风险,改革与发展也势必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产生不稳定因素;但是,如果把稳定置于首位,阻碍改革与发展,最终将会导致更大的不稳定。

从这个阶段的经验看,处理这三者关系的基本逻辑是,通过改革带动发展,当因改革和发展导致新的不稳定因素出现时,必须及时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加以消除。例如,国企改革造成了大批职工下岗,为解决这一问题又促成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因此,处理好这三者关系的核心在于如何能使人民大众共享改革成果。在改革初期,人们对分享改革成果的关注主要在经济方面;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对改革成果的分享将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必然包括平等享有各方面的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等。

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这时,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改革开放之初所面对的那些老问题,而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新体制不完善、不健全所造成的,或是此前的改革涉及不多的,或是经济现代化“起飞”阶段过后才会出现的。

总的来说,40年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来解决。成功应对挑战需要一个过程,我国的应对是积极的,并正在取得成效。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发展奇迹,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13

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13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11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决破除条条框框、...[详细]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11-13

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13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宣告诞生。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13
改革开放40年 民生领域成绩单亮点满满

改革开放40年 民生领域成绩单亮点满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教育、科技、就业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哪些成就?下一步有哪些惠民举措?近日,相关部门负责...[详细]
新华网关注新华网微信微博 2018-11-13

习近平: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习近平强调,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详细]
新华网 2018-11-13

民营经济: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增强定力、认识困难、定...[详细]
北京日报 2018-11-12

人民日报评论员: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新举措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了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详细]
新华网 2018-11-12

用中国话语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详细]
经济日报 2018-11-09

坚持开放发展推动互利共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深化...[详细]
光明日报 2018-11-09

用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一直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核心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1-09

结缘世界 计利天下——全球视野下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法新社、共同社等多家海外媒体敏锐地关注到这个不同寻常的数字。[详细]
新华网 2018-11-0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