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GDP增速13.1%,“半年考”滨州做对了什么?

来源:滨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2021-08-03 14:55:08

7月26日,山东省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32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4%,同时第一次入围2021中国百强城市排名78位,进步惊人。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目标定位,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

如今的滨州经济全面起势,疫情之下逆势上扬,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山东省发展浪潮的大背景下,滨州已然成为山东省各地市强劲发展的缩影,为其他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滨州先进技术研究院。图片来源:滨州市委宣传部

人才为本,品质提升的“智者智城”

“我们将切实做好产才融合文章,以产业链吸引培育人才,以人才链做优做强产业,让各类人才在实业沃土上落地扎根、茁壮成长。”这是在滨州第一届人才节上,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的讲话。

将人才引进作为工作重点,打造“智者智城”无疑展现了滨州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人才招引工作,坚持“有效市场为导向、有为政府优生态、有用人才强支撑”,打造人才向往的“智者智城”。省内首创设立“人才节”,出台“2020版人才新政”,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三进”工程,建成投用人才公寓,构筑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实现人才“净流入”。

去年,滨州市引进高端专家144人,本科以上大学生1.2万余人;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4人,为历年之最。

人才正在改变滨州的产业结构,并成为滨州新动能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不久前,滨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正式发布。普查结果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为392.86万人。10年共增加18.01万人,增长4.80%,年平均增长率为0.47%,滨州人口增量位列全省第七,增长态势平稳。而其受教育程度颇为可观,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94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7.33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646人上升为11439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221人上升为12048人,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56年增至9.24年,文盲率由4.28%下降为3.39%。

城市人口的变化通常能够反映出极大的信息量,结合滨州市此时发布的上半年GDP情况,这样的结果无疑向大众释放了一个信号——滨州市城市品质与城市能级已然升级,人口素质持续提高,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已今非昔比。这既是滨州市取得重大发展的重要助力,也反过来促进了人才的集聚与人口的增加,从而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内生动力,形成良好循环的发展态势。

中国铝谷。图片来源:滨州市委宣传部

创新为先,双招双引下的动能升级

就在两年以前,滨州还是产业结构偏重偏旧、能源结构偏煤偏电的城市,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然无法再支撑产业的发展,进入动力不敷的阶段。2017年开始,滨州经济增速呈现下降态势,GDP增速6.2%,位居全省最后一位。2018年第一季度,滨州更是出现负增长,为负1.28%,是山东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城市。这固然有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然而却难以成为滨州发展滞后的全部理由,一时间,滨州几乎成为落后的代名词,这既体现于经济总量,也见诸于产业层次。

以往的几十年间,滨州依赖低要素成本等传统动能步入工业化快车道。形成工业结构层次总体偏低,传统产业占比偏大,滨州曾经引以为豪的诸多产业和巨型企业,几乎都集中于电解铝、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如此固定的“路径依赖”不仅存在于滨州,全国各地的很多城市都或多或少面对这样的困境。

如何改变困境,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是滨州此时面临的最大考验,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并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可供借鉴。此时,山东省以大魄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步入了发展的阵痛期,而滨州同样以“不破不立”的姿态开始了己身的逆袭之路。以2019年的“六问八策”作为开端,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滨州压减电解铝产能268万吨,退出焦化产能405万吨,退出地炼产能670万吨,钢铁整合转型1714万吨,压减煤炭消费1298万吨,关停淘汰煤电机组73.5万千瓦。

这样的影响对于以要素驱动为主的滨州经济无疑是沉重的,然而效果却是立竿见影,2020年,滨州市以“双招双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滨州已经在变革之中浴火重生。

对于新的经济结构,滨州展现出超乎意料的适应力。今年1月—5月,滨州市新签约立项项目112个,计划总投资813.08亿元。其中,世界500强项目5个,过10亿元的项目30个,到位资金374.05亿元,同比增长53.44%。1月—5月,滨州实际使用外资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前5个月利用外资已超去年全年利用外资总额。

如今的滨州,已然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以身托路打破“路径依赖”,在打造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更为其他地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制度为基,产业护航的“政府之手”

产业欲发展,制度是基石。滨州如今的跨越式发展,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企业和民间自发的努力,市场和政府协同推动兼具短期配置效率和长期动态效益才是滨州模式成功的关键。

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说,“哪里的环境更能满足新动能的需要,新动能就会涌入哪里。新兴产业是在全球价值链高端参与外部竞争,必须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两年来,滨州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建设世界高端铝业基地11条、“双招双引”20条等具体政策,加快推动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同时,滨州大力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净收益最大程度向科研人员倾斜的政策机制。这样的举措无疑对于科研人员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滨州建立惠企政策精准服务云平台,对所有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提高“不见面审批”事项办理比例,实行无理由限时办结、无条件并联审批。值得一提的是,《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规定》是全国首部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施行以来企业申报填写要素数量缩减比例达42.6%,申报材料缩减比例达67%。2020年,滨州签约立项项目238个,新建续建项目485个,到位市外资金650亿元、增长32.7%。

滨州市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对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给予支持,促进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流动,从落后动能向先进动能流动,其一系列举措,为滨州市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力量。

图片来源:滨州市委宣传部

大势已成,稳步推进的经济态势

对于滨州而言,下半年的经济走势无疑是十分明朗的,上半年的优异成绩让人看到滨州新动能发展所释放的巨大潜力。一是动能转换持续深入,上半年战新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2%、21.4%,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10和6.2个百分点,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向好,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3.3%,占规模以上比重达41.8%,创新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三是政策持续供给,市场活力充盈,今年以来谋划三批次各项惠企政策,政策的引导、激励和支撑作用将持续释放还将不断为市场注入生机和活力。

难能可贵的是,在大好形势之下,滨州市委市政府依旧保持着理性的思维来规划今后滨州的发展。在发布会上,滨州政府表示,既要看到当前的高速增长不可持续,又要看到支撑经济发展的利好因素正在加速集聚。从增速上看,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弱,下半年同比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这是消除疫情因素影响后,发展速度的正常回归,要理性看待。从发展后劲上看,支持经济进一步向好的因素在逐渐累积与增多。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自历史中走出的滨州古城在如今展现出新的风采,从迷茫者到追随者,再到引领者,滨州以大决心与大毅力践行着改革与创新,于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十四五”风帆刚起,长路漫漫,新动能蓬勃发展的滨州定会在今后的征途中创造更多的“滨州奇迹”,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发展贡献更多滨州力量。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守牢疫情防线!滨州市联防联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8月2日,滨州市联防联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以及公安部、省公安厅疫情防控...[详细]
滨州队长 2021-08-03

滨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详细]
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1-08-0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