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用中国话语体系彰显学术自信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臧峰宇

2018-06-21 13:27: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界积极借鉴国外学术研究的有益成果,生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力图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创新。但是,有些学术成果和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奉西方学术标准为评价圭臬,“言必称希腊”,机械套用西方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现象,不仅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学术研究的自信力,甚至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对分析现象、解决问题、引领观念毫无益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将世界各国优秀学术成果作为有益滋养,同时更要对国外理论、概念、话语和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别,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风格,展现中国学术的独创性和主体性,在创新中充分彰显中国学术研究的自信力。

这首先需要我们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辩证审视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合理观念与各种成见谬见。毋庸置疑,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与不加辨别、一概遵循的态度都是缺乏辩证思维的偏见。学术研究既不能缺失世界视野,也不能缺失主体意识,应在辩证审视和科学借鉴的过程中实现符合实际的学术创新。既要形成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方案,也要为国际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积累先进的观念体系和学术成果。

其次,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及时提出和运用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思考新时代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研究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中国学术研究要充分借鉴西方学术研究合理性思路,更要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研究议题,不攀附西方研究之骥尾,而以具有原创性和主体性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总结中国实践经验的同时,为解决世界性学术难题提供中国主张,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

再次,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创新,要为创新提供丰厚的学术土壤,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只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体现时代创新的学术研究必然要深入阐释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不能过度依赖西方学术研究成果,因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不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而要在概括实践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富有学理深度的创新理论,呈现中国学术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反映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创新探索,以学术话语归纳“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要运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思考中国问题,不能将西方思维模式格式化,并单纯以之裁判中国文化和中国逻辑,而要走向学术思想的深处,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呈现与我国综合国力相称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归纳“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既要借鉴具有人类性的面向未来的理论资源,也要彰显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的文化积淀,彰显中国思想的历史底蕴,彰显中国发展的前进定力。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信心,也是增强中国学术研究自信力的源泉和基础。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价值观教育本质上也是文化认同教育,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内涵。价值认同必须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以...[详细]
学习时报 2018-06-22

热点辨析: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

今年5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再次凸显了自...[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2

新知新觉:孔子学院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2

大家手笔:顺应时代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2

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深...[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6-2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都可能上升为一种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为全球提供发展机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也...[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6-21

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自身优秀文化的积极引领和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6-21

治理之道:县域发展需要城乡两翼齐飞

县一级是国家发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1

新知新觉:培养造就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具体部署,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1

新知新觉: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其中,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契合当今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发...[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0

大家手笔:见证法治中国建设新高度

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制定一部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宪法是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0

治理之道:充分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届全国...[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0

评论员观察:美好生活需要“数字健康”

从6月19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网络游戏‘反成瘾’需建立科学机制”“家庭应成为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6-2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