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记滨城区一位90后医生的抗“疫”感悟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2-10 08:54:02

齐鲁网滨州2月10日讯 1月28日,滨城区市立医院被市疫情处置指挥部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区域集中救治医院。经过紧张改造,2月1日,医院正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从各个病区抽调部分医护人员组成了发热留观病区这一大家庭,这只是我们医院对抗新冠肺炎其中的一支小分队,在各位领导、专家及老师们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也忐忑、惶恐,我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浩瀚宇宙中普通的凡人。进入战场前,我们中有的人也会躺在父母怀中哭泣害怕、也会面对自己牙牙学语的孩子泪目担心。但我们不能忘记学医时的誓言,特殊时期,保护一方百姓健康。

时间来不及让我们伤感。 2020年2月1日中午时分,接上级领导电话有位武汉返滨医学观察者即将入住我科。紧张的气氛及惶恐的心骤然升级,时光不会因此而静止,所有医护人员均在各自岗位上为第一例医学观察者的到来而忙碌着,精心布置、不断完善、熟悉流程。

经我科救治组安排,冯医生和美小护匆匆忙忙吃了几口饭就按要求做好防护准备,随时可以接诊。虽然之前我们也培训、演练过,但这是我们接诊的第一位武汉史医学观察者,谁都不知道隔离的观察病房污染区里会面临什么。杨护士长担心年轻护士不能应对里面突发状况,义无反顾穿上防护装备一起前往污染区。我们不再多言,只是默默举起右手给彼此加油。

患者是一位青年男性,赴武汉火神山医院运送医疗物资,于2月1日返滨,无发热等症状,生命体征暂尚平稳。于当日下午第一次鼻咽拭子取样,经市疾控中心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2月2日反馈核酸检测为阴性。

但经过两天的轮转,大家感受颇深:戴着N95口罩呼吸困难,护目镜起雾遮挡视线,穿着防护服及一次性隔离衣限制活动、外界的声音模糊不清,戴着双层橡胶手套拿放东西不灵活,鞋套打滑。等从污染区出来时,我们浑身湿哒哒的,面部出现了深深的勒痕。

在层层防护下,污染区医护人员有些事情确实难以完成,比如医嘱、病历、病情变化等文书书写,只能通过对讲机传达至清洁区医师办公室由他们完成;看不清和听不清的医嘱通过对讲机反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

每每深夜24:00-凌晨8:00污染区医护人员更是艰难。本来规定4小时轮班一次。而我们医疗人员自愿夜班8小时轮替一次,就是为了一个夜班能节省两套防护物资;不能吃不能喝,有的甚至准备好成人纸尿裤;在寒冷的夜里,身心俱疲,只能靠医护相互打气加油。

下夜班的人员顾不上回去休息,主动向科室同事们传授宝贵经验、探讨遇到的问题,完善流程。大家实在撑不住了,就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稍作休息,还要警觉地支起耳朵听着随时可能响的手机(手机不能关机,等待随时传达指令);患有高血压的王姐,不分昼夜调度,出现头晕、头痛症状,一直忍耐着。辛亏邱医生提前准备了浮针,给予治疗后症状好转。我们队伍里有的医生患有高血压,有的护士患有心肌炎,可即便身体不适,却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每每领导、同事们关心询问的时候,我们都会说:我们很好,我们能行。

2月3日,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严把质控关,杨护士长再次进入污染区工作,此次正是与我搭班。从早上八点进去,她一直在忙碌着:收拾污物垃圾、环境消毒、查缺补漏。为做到彻底清洁与消毒,每个角落喷洒含氯消毒液消毒,包括病房里的马桶都打扫消毒。她一边忙着为病房消毒,一边为医学观察者做心理疏导,稳定其紧张情绪。当我进病房第二次为医学观察者取鼻咽拭子样本时,医学观察者已有心理准备,高度配合。回污染区护士站时,因刚打扫过卫生地面滑加上体力不支,杨护士长不慎跌倒了,但她一声不吭,爬起来继续工作,直至接班人员到达完成交接。

2月4日,医学观察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明显不适,第二次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我们也接到院里通知,第一批医疗人员撤离,第二批医疗人员上岗。

奋战了四天三夜,从对新冠肺炎的了解到熟悉掌握;从清洁区防护到污染区诊疗,各个环节有战友们的层层把关,虽然没有太多的语言,但每一个动作温暖着彼此的心。疫情无情,人有情。新冠病毒面前,作为90后而立之年的我们不怕!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记者 王飞飞 通讯员 宋利娜)

[责任编辑:杨凡、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