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2020年度法治滨州建设十件实事公布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1-27 14:57:01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7日讯 2020年,是法治滨州建设格外值得记录的一年: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为法治滨州的亮丽名片;完成全国首个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立法,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完成全国首例司法和解程序化解企业违约债券风险,挽救企业于危难之际……一件件实事,体现的是滨州法治人的为民情怀,展现的是滨州法治的进步。

为充分展现滨州市2020年度法治建设主要成果,宣传法治建设新成就、新亮点,记录全面依法治市进程,2020年10月,滨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启动“滨州市2020年度法治建设十件实事”推荐评选活动。活动启动以来,收到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荐事例近百个,经过严格的评选汇总,确定了“2020年度法治滨州建设十件实事”。

今天,通过“2020年度法治滨州建设十件实事”,带您一起看一看这一年的法治滨州建设成就。

一、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全省唯一

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2019年5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7月起,中央层面开始部署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有1847个市、县政府自愿申报,经过集中书面评审,择优评选出了56个综合候选地区、32个单项候选地区进入实地评估阶段。2019年12月,评估组进驻我市开展实地评估。2020年7月31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滨州市上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成为全省唯一争创成功的城市。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级荣誉,彰显了法治滨州的独特魅力!

十年磨一剑。滨州市打造了一批法治政府建设品牌工程,全国首创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方面的立法,省内首推“证明材料不用跑”改革,全省首家通过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创新开展领导干部日常学法、自觉用法、带头守(普)法、严格考法、年度述法“五法并举”工作,创新建立“5433法制全审核滨州模式”,建立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制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推进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法治保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荣誉称号,将进一步提升滨州市的城市品牌,更好地助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

二、依托司法和解程序集中化解违约债券风险  全国首例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是滨州市一家全国500强企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领军企业。受金融市场整体信用收紧、债务存在期限错配、存量债券规模较大等因素影响,截至2019年底,西王集团100.4亿元债券面临违约,信用评级降至C级,旗下3家上市子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其中西王食品股价跌幅超过40%。为筹措偿债资源,西王集团不断抽取现金流,生产经营几乎停滞。西王集团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信用危机和舆论危机。2020年2月,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和解。对西王集团遇到的问题,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依法合规”的原则,创新违约债券司法处置方式,通过司法和解程序,使西王集团得以“起死回生”,3家上市子公司股价迅速回弹,西王食品股票一度涨停,股价从4元左右涨至6元左右,二级市场重拾信心,企业融资能力增强,生产经营恢复正常。

此案是国内首例依托司法和解程序集中化解违约债券风险的案例,也是国内债券市场涉及违约规模最大的债务重组方案,率先趟出了一条司法化解大型民营企业金融风险的成功之路,成功破解了债权人人数众多、利益诉求多元的困境,创新了违约债券司法处置方式,填补了法律空白,为党委政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法官、律师团队强强联手,打好组合拳破解企业债券危机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滨州模式”。

三、推广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制度

规范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制度是滨州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法治政府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大胆创新。重点聚焦当前各执法部门到企业执法检查过多、随意执法、执法不规范,导致企业疲于应付各类执法检查,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等问题。2019年12月21日,印发《滨州市涉企行政执法备案管理办法》,构建起了以“涉企执法‘三备案’机制、压减涉企执法数量‘五项政策’、完善涉企执法‘两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制度,发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监督职能,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的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做到涉企执法有计划、有标准、有备案。同时,建立企业问题反馈渠道,通过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对企业随机回访等方式,听取企业对涉企执法的意见建议,对企业反映问题,及时责令有关部门改正。

自2019年12月份改革实施以来,全市共有115个执法部门备案涉企执法计划,备案涉企现场执法4266次,备案涉企重大执法决定220个。企业对执法状况感到满意,满意率达94.73%。

四、开展全国首个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立法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明确并联审批部门职责及审批各环节工作规范,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滨州市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立法。立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立法以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工程建设项目进度为目标,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为手段,按照“取消前置、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要求,逐步形成“行政成本降低、审批时限缩短、审批效率提高、监督管理强化”的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2020年7月1日,《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规定》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专门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全省首部并联审批执行标准。

《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规定》实施后,实现了一窗受理,明确了帮办代办职责,规定了容缺受理权限,实行告知承诺。房屋建筑等工程并联审批各阶段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的运行模式。企业申报填写要素数量缩减42.6%,申报材料缩减67%,审批时限压减79.3%。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环节多、层级多、时间长等问题,大幅提升了企业获得感。

五、推进全市镇街建立合法性审核机制

基层依法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基础工程。推进镇街合法性审核全覆盖工作是解决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更高水平建设法治滨州的现实需要。机构改革以来,滨州市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创新建立“5433合法性审核滨州模式”,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镇街延伸,以沾化区镇街合法性审核工作为试点,聚焦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核,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市县乡三级“全贯通”。

“5433”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机制向县(市、区)和乡镇的延伸,填补了镇街法治建设空白。2020年7月,在沾化区开展镇街重大行政决策等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核试点工作。2020年9月,在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市全面铺开镇街合法性审核工作。2020年10月,沾化区形成“一个统筹,两支队伍,四项制度,五大保障”的“1245”工作模式,以司法所为主负责的镇街合法性审核格局全面建成。2020年,市级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10件,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107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1件,市政府一般性文件50件;县区审核合同协议及决策616件,文件45件,司法所长列席镇街党政联席会议128次。

六、实现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

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实现县乡全覆盖”的目标,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列入市委重点攻坚任务和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全省首家出台《滨州市落实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措施 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2020年,7个县市区先后有37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到岗从事基层调解工作,实现专职人民调解员城乡全覆盖的目标,基层司法所实现“3+3”的人员力量配备。

全市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增强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力量、规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滨州市金融消费纠纷调委会一次性成功化解3起银企借贷纠纷,涉值近2亿元。2020年,“山东智慧调解”系统录入纠纷化解案件2.54万件,同比增长125%,调解成功率99.8%,同比增长0.43%,涉及金额3亿余元。在全省调解工作和司法所“规范提升年”行动经验交流会上,滨州市司法局围绕“全力推行专职人民调解员县乡全覆盖工程”作了交流发言。

七、法院创新破产案件办理模式

近年来,滨州市两级法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优化破产审判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内部审判机制,全力推动破产审判工作开展。通过探索建立府院联席会议机制、破产案件受理听证机制、破产案件应急处置机制、关联企业实质性合并重整机制、破产管理人报酬基金机制、破产案件财务顾问机制、破产案件专业化审理机制、破产案件审判管理机制和破产管理人指导机制等九项机制,在破产案件多元共治、健全破产审判体系和提高破产案件审判质效上求实效。推动滨州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滨州市“黑名单”企业集中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市首批53家“黑名单”企业全部进入破产程序。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经验总结,为破产审判提供理论指引。

2020年,全市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80件,化解不良资产299.2亿元,安置职工近19205人,20余家市场前景困难企业重获新生,发挥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作用。审结的大高航空城通用设备有限公司破产案,依法盘活优质航空资产,助力三条航线开通。

八、电动自行车管理驶入法治轨道

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交通事故、偷盗案件数量也逐渐增长,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破解这一城市交通管理难题,滨州市公安局多次就电动车源头管控、违法整治、建立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2020年,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自行车免费登记挂牌,按照“就近办、快捷办、上门办、流动办”的要求,全面启动工作日“错时、延时、加时”,节假日“轮休、调休、无休”工作模式,免费为群众挂牌,全面落实好利民惠民的好举措。全市共设立挂牌网点292处,设置整车编码免费打刻点13处,开通113处网上预约挂牌通道。全市累计登记挂牌148万辆,为后续电动车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强依法治理,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20年12月28日,滨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滨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试行)》,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消防安全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滨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驶入了法治轨道。

九、两级检察院打造“一体化、全天候”律师自助阅卷平台

司法实践中,律师异地执业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传统的阅卷模式手续繁琐,需要大量的交通、人力成本,且受到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多种限制,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亟需探索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有效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2020年以来,滨州市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防疫、办案两不误的工作要求,研发推行全市一体化全天候律师自助阅卷平台,实现全市两级院互联互通、电子卷宗全市通取。律师完成网上注册、微信预约、后台审核等程序后,即可随时到临近的检察院进行自助阅卷,改变了过去现场文书申请、面对面身份鉴别、交接光盘的传统阅卷模式,全程避免了人员接触,真正实现了无接触自助服务。两级院建立24小时对外开放的专门阅卷场所,配置自助阅卷终端一体机,悬挂平台使用指南和操作指引,配备桌椅、饮水机、雨伞等便民设施,律师可以就近选择终端平台实现24小时自助下载卷宗、刻录光盘,并可在全市范围内随时异地阅卷。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律师自助阅卷率达到95%,促进了检律互动“云接力”,赢得了广大律师的欢迎和好评。检察日报、正义网、山东法制报等媒体予以报道,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疫情防控期间典型案(事)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十、市场监管电子取证工作在省内率先突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假冒伪劣、网络传销、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对此,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执法理念转变,建立“线上线下”全链条执法取证模式,投入专项经费200余万元,组建了全国技术领先的市场执法办案电子取证室,有效解决了电子数据保全过程中遇到的取证手段有限、证据效力不高以及传统出证不够便捷等问题,为执法办案插上了“高科技翅膀”。出台山东省首个《电子数据收集提取与审核认定暂行规定》,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肯定。

2020年,全市完成23起市场案件的电子证据固定工作,追加认定违法所得1000余万元。2020年6月,山东省市场监管执法电子取证工作现场会在滨州召开,全省推广市场执法办案电子取证“滨州经验”。获“市委第二期富强滨州建设及时表扬奖励”“中国第六届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三等奖”。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首届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荣获全国第10名、大赛优秀奖。在全国电子数据取证执法工作研讨会上,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闪电新闻记者 刘铭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